http://www.jrlsb.net/Img/2024/12/202412165a8d565ff69d43009f67b6e98a2479f1.jpg
在龙胜瓢里镇瓢里街道,有一位名叫温惠强的老人,他以竹雕手艺闻名于当地。他不仅雕刻出精美的竹根艺术品,还改良了传统的月琴,
http://m.jrlsb.net/content/2024-11/27/004899.html

等待处理…

温惠强:用竹雕演绎生活之美 用艺术点亮生活

2024年11月27日  浏览量:37

在龙胜瓢里镇瓢里街道,有一位名叫温惠强的老人,他以竹雕手艺闻名于当地。他不仅雕刻出精美的竹根艺术品,还改良了传统的月琴,为瓢里镇的文化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温惠强自1994年开始投身于雕刻艺术,最初是雕刻石头底座。然而,他并未止步于此。他将目光投向了看似平凡无奇的竹子、竹根。经过巧妙的雕刻,他将这看似没有生命的材料变成了一件件充满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都蕴含着他对于生活的理解和热爱。

在65岁时,他开始尝试制作月琴、琵琶等传统乐器,并在制作过程中进行大胆的改良。他发现,通过提升月琴的杆部高度,可以使得弹奏者更加轻松地按弦,这一小小的改动,极大地提升了乐器的使用体验。“我以前有个月琴,是老年协会的月琴,我们老了手按下去不是很灵活,我就把那个杆提升高点,方便弹奏。”

温惠强拿出自己的作品一一介绍着,这些作品褪去竹子最初的青涩,唯留岁月打磨的余味。温惠强手捧的每一件作品对他来说都是在捧着一件用心用情用力打造的珍品。

对于自己的手艺,温惠强老人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瓢里镇一年一度的鱼宴节增添更多的亮点。“鱼宴节是我们瓢里的节日,我设计了两条鱼刻在竹筒上,寓意和谐共生、和和美美。”看着自己雕刻的竹筒鼓出现在鱼宴节上并且被大家称赞,温惠强那叫一个高兴。

几十年来,温惠强不断钻研,精进竹雕技艺,已将这份情怀融入血液。“年轻时候学了这门手艺,现在老了,还是放不下竹雕,不为了挣钱,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手艺。”温惠强有些腼腆地说。

(秦榛 通讯员 刘胜)

温惠强在切割竹子。

温惠强在竹子雕刻鱼形图案。

上篇:【寻找龙胜最美地名故事】洋湾:桃源遗风古村落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今日龙胜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