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jrlsb.net/Img/2024/12/pc20241211eedc0230b2494fa48d501b8c552e92b2.jpg
近年来,龙胜各族自治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秉持“山区小财政办优质大教育”的理念,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
http://m.jrlsb.net/content/2024-11/20/004885.html

等待处理…

龙胜:三举措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4年11月20日  浏览量:38

近年来,龙胜各族自治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秉持“山区小财政办优质大教育”的理念,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以科学规划、加大资金投入等方式不断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实施三个工作举措进一步夯实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全力谱写龙胜“学有优教”的精彩篇章。

科学规划学校布局,推动民族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聚焦“学校点多面广规模小、办学条件差、专任教师紧缺等制约教育发展”难题,坚持“乡镇提质增效,县城扩容增量”原则,按照“初中集中县城办,小学集中乡镇办”的思路规划学校布局调整,撤并全县所有乡镇初中,让初中生全部集中县城寄宿就读,初中由14所缩减为3所;撤并部分小学教学点,乡镇三年级以上小学生全部集中乡镇中心小学寄宿就读,小学由145所缩减为40所。调整后的富余校舍资源用于发展普惠性乡村学前教育,新建教育园区,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站式教育。“十三五”以来,该县每年还投入300余万元用于集中办学后学生交通费补助、特困学生补助,极大地缩小城乡、区域在教育方面的差距,有效推动民族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2013年,龙胜被列为广西首批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认定的县区;2024年,龙胜被列为广西首批接受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认定的县区。

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助力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升级基础设施。2006年以来,龙胜投入近10亿元新建学校16所,改、扩建学校19所,有效解决功能室不齐全、运动场地不达标等问题,促进各民族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加强数字建设。投入近5000万元用于教育数字化建设,建成千兆光纤到桌面的高标准教育网,更换希沃智慧黑板等,实现配备智能交互式一体机教学终端全覆盖,以更多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服务课堂教学,助力提升各民族青少年综合素质。三是优化师资队伍。从编制总量中调剂140多个编制给教育系统,动态核定80多名聘用教师控制数,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教师培训,通过发放安家费、新建教师周转房、改善办公条件等关爱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积极推进交流轮岗,鼓励送教支教,不断增强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整体活力和发展动力,为提升民族地区优质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着重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华民族接班人。一是实施“双带三督”。以领导带头谈心谈话、带头上课听课的“双带”行动为抓手,强化教育管理和学校内涵建设;结合常态化视导和“蹲点式”调研,构建“督学问政、督办问效、督纪问责”模式,促进教育质量稳中有升。二是坚持分类推进。学前教育强化达标扩容,截至目前,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73.1%;义务教育强化城乡一体,义务教育质量通过教育部监测环节;高中教育强化质量引领,各民族青少年学习成效显著提高,近3年来,龙胜高中的一本升学率平均达15.54%,二本升学率平均达66.06%;成人教育强化公平适宜,龙胜民族社区教育学院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CLC)能力建设项目第四期试验点”。三是落实“五育并举”。用好当地“民族”“红色”“生态”三种资源,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德智体美劳课程,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的班课、队课、团课以及各类文艺活动,着力培养爱祖国的、民族自信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 潘志祥 粟钰淇 谌仁彬)

上篇:龙胜:“双语双向服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今日龙胜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