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近年来,乐江镇积极探索清廉乡村同乡村治理相融合的模式,创新“四廉一体”举措,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本地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训典故,打造廉政文化公园、廉政教育基地、家风家训示范点等教育阵地,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清廉乡村建设走深走实。
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打好“敲廉”组合拳。利用开展镇、村换届“回头看”工作契机,全面盘点镇、村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找准找实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攻坚、限期整改,提升村干部队伍清廉建设。将村“两委”干部履职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并与绩效发放挂钩,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和考核。始终将管好“小微权力”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深化乡村产业项目、资金公开化管理,推出“资金项目实施管理清单”,每一个项目实施、每一笔资金使用、每一次村委会研究都纳入清单管理,及时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有效确保村级项目资金的使用全程跟踪、自动预警,使村级资金往来可留痕、可查询、可追溯。让权力更公开透明,让清廉乡风扑面迎来。截止目前,共整理出问题10余条,已全部完成整改。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前沿监督哨所”作用 ,规范村监委会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四议两公开”执行情况和村干部廉洁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确立村级党组织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权力配置和制约格局。
厚植红色文化厚土,打好“兴廉”组合拳。依托乐江镇江口村红军鼓楼、河口阻击战遗址等红色资源,打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重温红军故事,弘扬红色精神。重塑初心,创新廉洁教育形式,以河口阻击战指挥部及红军战士帮助侗寨群众抢救粮仓免遭大火烧毁为素材,将情景剧表演方式与党课相融合,同时开设体检课程,从传统的“课堂授课”变为“体验教育”,吸引更多党员干部到基地开展党性教育培训。依托集镇30亩荷花池,深挖廉洁元素,盘活廉洁文化资源,融合侗族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打造“侗乡廉韵”廉政文化公园,在江口村党群服务中心四楼打造廉政教育展厅,全面建设廉政教育基地,推动清廉乡村建设入脑入心,做到学习有阵地,充电有特色。截止目前,县内外50余个基层党组织、3000余名党员到乐江镇接受廉政教育。
弘扬时代廉政新风,打好“助廉”组合拳。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廉政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充分发挥家庭家风在清廉工作中的独特作用,乐江村组织开展“晒家风、传家训”活动,将家风家训贴上墙,引导群众以好家风塑造好民风,以家庭的“小气候”温润文明乡村的“大环境”,以此带动“好民风”,形成“好乡风”。122户群众主动参加“晒家风、传家训”活动,并评选出4户清廉家庭。在乐江镇江口村开展“好婆婆 好媳妇 最美家庭”评选活动,由群众代表担任评委,评选出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和示范作用的好婆婆3人、好媳妇3人、最美家庭6家。举行《家庭教育法》有奖知识抢答和“树清廉家风,建廉洁家庭”包饺子拼“好家风”活动,推动清廉价值理念在家庭落地生根,让广大妇女和家庭以实际行动为建设和谐新农村贡献力量。(桂林党建网 乐江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