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jrlsb.net/Img/2024/12/pc20241220a9178586e7c149a599b1d768557f6809.jpg
12月1日农历十一月初一,龙胜各族自治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侗年节,各族同胞身着华丽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共同欢度传统佳节。自治县
http://m.jrlsb.net/content/2024-12/04/004905.html

等待处理…

我县各族群众载歌载舞欢度侗年节

2024年12月04日  浏览量:32

12月1日农历十一月初一,龙胜各族自治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侗年节,各族同胞身着华丽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共同欢度传统佳节。自治县县长蒙新宇在县城民族广场活动点出席活动并致辞,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粟海英、自治县副县长杨光伟出席活动。

蒙新宇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砥砺奋进,全县上下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希望全县各族同胞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戮力同心、拼搏进取,为高质量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而努力奋斗!

当天的活动现场歌声嘹亮,人头攒动,情景剧、琵琶芦笙、民族舞蹈、侗寨大歌、多耶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每一个节目都是一场文化的盛宴。宝赠吊龙、广南草龙也亮相其中,全方位演绎了龙胜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魅力。

此次侗年节的举办,不仅为我县各族群众提供了一个欢聚交流的平台,也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当天,还有特色农产品助农展销会,地域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土特产美食集中亮相,货真价实的商品备受大家青睐。

在平等镇广南村,这里的侗族同胞举办一年一度的“侗年火塘节”,当地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欢聚一堂,开展民俗巡游、芦笙踩堂、舞草龙、侗族百家宴等民俗活动,载歌载舞欢度侗年。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八方游客走进千年侗寨,共同体验这里浓郁的民族风情。

2018年5月31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并修订的《龙胜各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将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一定为“侗年”,作为法定假日,当天全县放假一天。作为侗族文化的传承地,广南村在每年的侗年节当天,都会举办活动,庆祝自己的特色节日。而今年的侗年,又与往年有些许不同:除了“侗年”主题,今年还增加了“祭萨”和“火塘”的元素。(下接四版)

(上接一版)祭萨,是我国南部侗族现存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侗族同胞为纪念祖先而举行的盛大祭祀活动,也是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遗留下来的印迹。“萨玛”是侗语译音,“萨”即祖母,“玛”意为大,萨玛可汉译为“大祖母”(又称“萨岁”),她是整个侗族(特别是南部地区族)共同祖先神灵的化身。

在当天的活动中,广南村群众身着盛装,虔诚祭拜萨玛。感谢她赋予人们力量,去战胜敌人、战胜自然、战胜灾害,让村寨安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纪念她英勇至善的美德,对村寨的兴旺发达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形成了广南村勇敢善良、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侗年火塘节”的另一个重头戏,是萨玛圣火的传递。寨中的寨佬抬着圣火,将火焰传递到每一个新建的火塘,寓意着“薪火相传”,一代一代的侗族儿女,要将侗族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在中国广袤的南部山区,火塘的安置和启用是民居建造中的大事,往往标志着新房的落成和新家庭的诞生。可以说,火塘是家屋的象征,是居所的心脏,寓意着居所的稳固和家庭的安定。

广南村自2020年启动火塘建设计划,现已建成7座火塘,加上原有火塘共计11座。从项目启动至今,得到了上级政府及各单位部门的认可和支持。侗年火塘节的启动能够让大家走进火塘、了解文化、推动研学,传承和弘扬侗族火塘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广南村自北宋到今天已有上千年历史,流传着多项侗族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族风俗,一向被誉为“戏窝子”和“歌舞之乡”。除了琵琶、多耶、芦笙等,本土岩坪花灯调流传了200多年。草龙、草狮等草编技艺被列入自治区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闹春牛”是广南独特的反映传统农耕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文化表达;点缀全寨的火塘聚落是记录广南千年历史文脉活的呈现,承载着这个地方深厚的群族记忆。

2023年,自治区民政厅确定第一批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村落名单,广南村榜上有名。广南村党支部书记蒙永凡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传播侗族文化,吸引更多游客来广南,也吸引年轻人积极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吴程湘 吴梦行 韦吉阳 潘志祥 杨忻宸 陆恒江)

图为广南村“侗年火塘节”,群众在吃百家宴。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今日龙胜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