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jrlsb.net/Img/2024/7/20240719307d221aff324ce1b7229e501b7d28d7.jpg
(上接557期)蒙洞村历来尊师重教,学风盛行。受楚文化的深刻影响,早在宋、明、清时期即有私塾学堂,经过数百年的钟灵毓秀,清末
http://m.jrlsb.net/content/2024-07/17/004569.html

等待处理…

蒙王揭杆震江南

2024年07月17日  浏览量:31

(上接557期)蒙洞村历来尊师重教,学风盛行。受楚文化的深刻影响,早在宋、明、清时期即有私塾学堂,经过数百年的钟灵毓秀,清末出了李光斗、杨雨亭、翟勋臣、李文炳、杨凤仪、石挺峰、唐玉庭、吴元琨、刘桂芳等一大批能诗善赋的文化人,民国以来,学风不减,人才辈出.1944年龙胜国中通过考试招生两个班,蒙洞片11人参加考试,11人全部录取,为一时之冠,全县为之轰动。此后,“勤耕苦读”一直成了蒙洞人的座右铭,而先贤李光斗的《桑江八景》诗,李兴全的书法作品也一直成了后生学子学习的标杆而深受人们喜爱。李光斗(1844-1907年),蒙洞人,侗族,生于清宣宗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初九日,卒于清德宗光绪三十二年七月二十一日(农历)。晚清秀才和私塾老师。他的诗清新俊郎,语言明快,抒情性强。1992年版录有组诗(桑江八景),《中国侗族建筑瑰宝》,244页收有《龙胜独车双龙桥赋》一篇及题双龙桥诗一首。有手抄诗稿存世,经本人整理为《李光斗翟勋臣等人唱和诗稿》。李兴全(1928-2010年),蒙洞人,侗族,生于一九二八年四月二十七日,逝于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农历)。自幼聪颖好学,1944-1945年就读于龙胜国中,1946年就读于桂林松中学,1947年七月毕业于桂林逸仙中学,1948年考取广西军政大学,因时局混乱,没有成行。1948年参加桂北游击起义。1954年起在灌阳县供销商业系统工作,直至退休。他工书画,楷书、行书、草书兼善。系原桂林地区书协会员,也是龙胜较早取得成就的书法家。其书宗颜真卿为师,结体宽博,结构严谨,丰满浑厚,道劲舒和,点画分明,流畅自然。同时期的李兴周、李庆元、杨超、李超廷、李永昌都写得一手好字。

蒙洞还是款歌和古侗歌的富矿。民间歌手,人才辈出。深厚的传统文化,彰显蒙洞迷人的魅力。当然,最能留给世人刻骨铭心记忆的,当属发生在明朝正统元年(1436年)的蒙能农民起义。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培植新贵族地主势力,倒算农民土地,还有沉重的租赋和徭役剥削导致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不断发生,尤其明朝的中后期,政治腐败,宦官擅权,土地集中,各族人民所受压迫加重。明统治者还不断派兵对西南和其它少数民族地区征讨,至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规模也更加浩大。据记载,自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到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的两百年间,仅大规模的苗、侗民起义就有三百余起,蒙能起义是其中较大的一起。蒙能侗族,生年不详,卒于明景泰七年(1456年),为蒙洞人,史书说蒙顾洞,“蒙顾”是蒙洞和固洞的总称,过去写“顾”,后人写成“固”。蒙姓自古生活在蒙洞,直到清朝光绪十年才有一支蒙氏后裔迁入固洞交埧屯居住。解放前,交坝古隶属于蒙洞村,解放后划入固洞村,因此蒙能不是固洞人。蒙洞人爱习武,历来习武成风,耕种之余,人们常常聚在一起习武论道,挥拳舞棒,切磋技艺,代代相传。因而,寨上的男人,大多都会武术。武艺出众的,便坐地收徒,或走出湖南通道一带教授拳术。一般人则以拳技防身。在过去,蒙洞是个武术之乡。拳种多为南拳和洪拳为主。蒙能自幼聪明。从小就生活在这样氛围中,练就了一身武艺和刚强的意志。据说他曾被武冈岷山府广通王朱微诈收为家僮,后参与“湖广逃民动缓宁”,为避官兵追捕,潜回广西义宁县(今龙胜县)蒙峒一带。正统元年(1436年),蒙能在蒙峒、顾峒和横岭峒聚众反抗官府清丈农民的薄田和改变先前“租税寡约,相与羁縻”的惯例,以维护民众的谋生利益,继而发展为规模的农民起义。义军先后攻克绥宁(治寨市)、会同、靖州。朝廷虽诏总兵肖绶、副总兵吴亮、都指挥郑通领兵进剿,但义军势不可挡,官军奈何不得。正统十四年(1440年)九月,蒙能义军又围攻五开隆里所。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能义军与平敖村杨光拳、杨昌富义军会合,一起攻打绥宁、城步、武冈,烧毁明军许多堡、所,收回许多官土官田分给地方民众。义军威望日高,势力迅速发展到贵州黎坪、天柱等地,时有五万余众。景泰元年(1450年),西至贵州播州(今遵义)、隆里,东至湖广衡州(今衡阳),北至沅州(今黔阳),南至桂北,各地少数民族纷纷响应蒙能号召,举起义旗,跟从蒙能起义。是年冬,明廷派都御史王耒总督湖贵军务,以保定伯梁瑶为总兵,都督毛福寿、王斌为左右副总兵,还有参将李震,领兵前往天柱、靖州、东山、临口、城步、武冈等地镇压。由于明廷实施重兵围剿,蒙能退守广西,号称“蒙王”。景泰五年(1454年)九月,蒙能率义军50000余人打回黔东,在五开卫隆里所屡败官兵。景泰七年(1456年)四月在攻打平溪卫(今贵州玉屏县)时,被官军火抢击中身亡。

蒙能牺牲后,李天保继为首领,称“武烈王”,蒙能之子蒙聪为帅,以湖南城步长安坪为根据地,复与官兵抗衡。义军出击武冈、新化、湘乡、宝庆,杀死千户杨海青,所向披靡。天顺元年,明参将李震又攻入城步,在拦牛等54寨烧杀虏掠,李天保以杨昌富为将军。天顺五年(1462年),明按察副使沈庆,分守参将高端攻克桃林,贵州五开卫指挥庄荣由莫宜攻到广西西延(今资源县),杨昌富在城溪为明都指挥吉艺英所擒,李天保在贵州清水坪被俘,唯蒙聪打着李天保的旗号连年转战,是年、莫宣、诚溪、与西延的义军复攻武冈,守备庄荣防守甚严,没有攻下。天顺年间,义军再次攻打武冈,震动湖南,李震率兵分五路围攻义军,攻破苗峒620余寨,杀死苗民8500余人,义军被俘者数以万计,次年,义军余部在城步县城内被署都督佥事王信屠杀。至此,这场坚持26年,震惊江南的苗侗民起义失败。这场起义,虽然在《龙胜县志》里描述不多,但许多古代史书都有记载:《明史·王末传》:十四年(1449年)、宝庆大旱、武冈苗叛,新宁峒苗杨文伯应之。靖州黄柏等寨及黎平府勾绞、桥峒、广西蒙顾、拜峒苗叛、城步苗及新宁峒苗杨文伯亦叛、劫掠村乡、焚毁县城。

《中国历代大事年表》:1436年,丙辰、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鞑靼阿台汗趁明英宗年幼,屡次侵扰甘、凉等地,朝廷命蒋贵为总兵发兵征讨,同时命萧授为总兵官镇压贵州、广西等地十六峒起义军。《宝庆府志·第二卷·大政纪三》(清道光二十九年,即1849年版):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广西蒙顾峒及武冈横岭苗劫绥宁。广西蒙顾峒及武冈横岭等峒与湖广逃 民相继蜂起劫绥宁,总兵肖绶同副总兵吴亮,都指挥郑通剿之,擒其首,与党悉平。《城步县志》和《长安营乡志》写得比较详尽周全。为后人研究这段历史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而弥足珍贵的资料。蒙能、李天保的起义虽然谢幕500年了,但他们反压迫及剥削、反腐败、救民于水火,追求自由、追求幸福生活的英雄事迹却代代相传。滔滔不绝的蒙江水,昼夜不息的向世人诉说着蒙家父子的动人事故。有山歌唱道:

九山九岭官家占,峒民心中怒火烧。

蒙能父子真好汉,撒豆成兵法术高。

牛角一响刀出鞘,蜂拥上阵刀对刀。

杀得官兵马打滚,跪地磕头忙求绕。

所向无敌如破竹,官军望风乱窜逃。

义军将士声威壮,星火燎原火焰高。

作者简介:

李庆崇,侗族,1960年生,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人。1983年7月从桂林地区师范学校中文系毕业,曾任教师、县委宣传部新闻股长、宣传股长、县文化局副局长、县文联主席。系中国侗族文学学会会员、广西诗词学会会员、广西摄影家协会理事、桂林诗词学会理事、桂林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龙胜各族自治县诗词学会会长。1986年开始创作,曾在《广西日报》《桂林日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诗词等作品200多篇(首)。参与著作《寻找龙胜百岁老人》《寻找龙胜传统工匠》《寻找龙胜最美村落》《龙胜侗族诗选》等书。有作品入选《中国百年旅游诗词》《中国当代田园诗精选》《中华诗人年鉴》《当代诗词类编》《侗族诗选》《广西侗族诗选》等。

上篇:没有了
下篇:退而不休乐奉献 老骥伏枥旨为民
分享到

© 2020 今日龙胜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