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在自治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庄严承诺,以打造桂林“两山”转化排头兵为统揽,戮力同心、攻坚克难,交出了难中求成、殊为不易的发展答卷。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4%;组织财政收入完成5.05亿元,增长1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一)一年来,我们以生态育生机,“两山”转化坚定不移,生态底色越擦越亮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一本蓝图绘到底,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让全县人民共享更多“绿色福利”。严举措“减污”。常态化开展禁采河砂、禁伐天然林、“控违打非”、河道“清四乱”等行动。持续完善全天候、全流域监控系统,完成16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地表水、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瓢里交州国控断面水质全年达到Ⅰ类,水质综合指数继续排名全市第一,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高标准“扩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和治理,探索建立林长制、田长制、河长制“多长合一”综合监管新模式,县林长制工作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要领导肯定批示。构建“林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依法治林新模式,建立首个生态环境修复基地。组织完成国土绿化2.8万亩,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林停伐管护补助2330万元,实现101万亩国家级生态公益林、36万亩天然林的有效管护,森林覆盖率82.61%。大力度“降碳”。坚定践行“双碳”战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拓宽森林资源价值实现路径。推进水资源、风能等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花界山风电场项目有序推进。提升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水平,获国家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应建绿色矿山建成率100%。
(二)一年来,我们以特色创特效,经济大盘回升向好,生态产业蓬勃发展
积极应对经济复苏弱于预期、运行波动幅度较大、多重挑战叠加共振的困难局面,前瞻性调度施策,点对点优化服务,推动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农业产业平稳向好。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7万亩,新建、提升高标准农田1.5万亩。稳步提高农机化水平,农机总动力33.18万千瓦。深入推进“两茶两果+特色养殖”主导产业,预计全年水果产量18.53万吨,播种蔬菜13.51万亩,出栏生猪9.59万头、家禽265.79万羽;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21万亩,完成油茶新造1.1万亩、低改1.64万亩。拓宽特色农产品“云”销路,“832”平台农产品销售成交额2.27亿元。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13个,南山云中草原现代牧业示范区获得自治区(四星级)认证。工业产业承压前行。年加工能力20万吨滑石尾矿、废渣综合利用项目投产运行。收储工业土地130.7亩,建成标准厂房4.1万平方米,完成工业投资1.44亿元,工业技改6271万元。新引进签约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7个,成功引进3家企业入驻拉麻产业园。实现新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规模工业总产值19.68亿元,工业税收完成2.8亿元,增长7.76%,占全县税收收入72.7%。组建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服务小组26个,深入企业做好服务,指导企业申报各级奖励资金597.87万元。坚持科技赋能,全县累计有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2家、“瞪羚”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建成5G基站126座。文旅产业强劲复苏。我县成功纳入获国务院批复实施的《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一核一带两区四域”发展布局。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瓢里六漫傣哩壮家古寨、乐江江口长征文化公园获评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龙脊梯田入选首批“桂林经典”品牌。龙脊梯田加入全国梯田科技联盟、龙脊镇大寨村加入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联盟,签订湘桂五县旅游联盟合作框架协议;2023“发现中国之旅”驻华外交官考察团、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到龙脊梯田景区考察。全年预计接待游客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1009.46万人次,增长43.25%;实现旅游总消费124.46亿元,增长46%。
(三)一年来,我们以动能增动力,项目投资攻坚有效,发展基础更加牢靠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打好项目谋划、招引、建设“组合拳”,切实以项目增后劲、提质量、促转型。高效率推进项目。科学谋划实施重大项目49项72个,计划总投资467.35亿元,年度完成自治区级、市级重大项目投资4.16亿元、13.02亿元,分别超目标任务18.9%、18.8%。大力度引进项目。赴区外各地开展招商活动20余次,对接客商100家以上。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总额63.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1.88%。突出制造业精准招引,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新签项目投资额的制造业占比分别为45.58%、80.74%。引进“独角兽”企业1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新成立外资企业3家,实际利用外资实现零的突破。全方位保障项目。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有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审批矿产、交通、新能源、乡村振兴等领域60个涉林项目用地133.85公顷,落实林地指标排名全市第二。严格落实领导联系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机制,主动靠前服务。刀刃向内优化营商环境,举全县之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172项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强化财金联动赋能实体经济,投放“桂惠贷”5.71亿元,惠及市场主体463家。精准发力稳财政。完成财政支出21.81亿元,增长5.61%。争取到地方政府债券资金4.89亿元,其中再融资债券资金3.15亿元、新增一般债券资金1.59亿元、专项债券资金0.15亿元。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金融领域风险隐患,核减政府隐性债务4178万元,政府债务风险处于绿色区间。
(四)一年来,我们以决心争决胜,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优化调整和落实衔接政策44个。抓好产业带动增收,投入产业资金1.11亿元,发放产业奖补2502.23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535.61万元。开发乡村建设公益性岗位1448个,生态护林员岗位2850个,发放跨省交通补贴4564人136.92万元,县域内务工稳岗补助3241人194.46万元,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14709.59元,增长12.29%。落实“线上网络化,线下网格化”模式推进防贫监测帮扶工作,新增纳入监测户115户449人,消除风险98户335人。争取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18亿元,实施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203个。整合各类资金4819.38万元推进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重点工作,累计完成59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投入900万元完成13个乡村建设以奖代补示范点,实施通屯道路21条、修复水毁村屯道路56处,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1户。大力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成1005处集中供水工程,投入2904万元实施农村水源地保护和山洪沟整治等项目。投入400万元建成龙脊、泗水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中心,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五)一年来,我们以品质提品味,魅力县城加速成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县城建设更显魅力。谋划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78个,计划总投资202.12亿元。加速推进县城教厂片区、城北片区等项目开发建设,拉动建筑业产值增长17.5%。投入1496万元完成盛园路等6条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县城食品公司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城区巷道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城乡路网更加通达。实施农村公路“三项工程”234个,完成村屯道路提升172.24公里,实施错车道516个、安防工程148.9公里,全县硬化和新建通组道路、产业道路达1304条1877.97公里。
(六)一年来,我们以民生聚民心,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防范化解风险,办好民生实事,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81.85%。26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办结。举办18场招聘会,新增城镇就业124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5107.53万元,发放城乡低保金、特困供养金、临时救助等17.73万人次、5301.63万元。推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4.02万人,参保率97.91%。举办30场“我们的中国梦—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教育事业更加优质。投入2245万元新建、维修改造校舍,推进龙胜镇第三小学、教育强国项目建设。多渠道补充教师116名,连续十年有学子考上清华、北大。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发放各类学生资助资金2878.22万元。健康体系更加完善。推进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县人民医院被授牌“国家胸痛中心(基层版)”。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县中医医院新院建成投用、慢性病管理中心挂牌成立。社会大局更加稳定。投入1549万元实施世贸花园滑坡、实验中学滑坡等6个地灾治理项目,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获评自治区优秀等次。严打各类违法犯罪。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注重民族宗教工作。积极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七)一年来,我们以实干增实效,治理体系更加高效,政府建设不断加强
依法行政有力有效。修订《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工作规则》。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8件、政协提案52件。政务服务提速提质。持续推进“全链通办”、便民利企“微改革”等,推行“体验官”制度,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体验。推进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诉即办”,平台诉求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9.08%。正风肃纪从严从实。扛稳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三公”经费继续压缩。坚决整改各类巡视、巡察、督察、审计反馈问题。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第一议题”,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
过去一年,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人民防空、双拥共建和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不断加强。消防、外事、侨务、编制、信访、统计、审计、机关事务、档案、史志、保密、党校、供销、气象、水文、残疾、接待、市场服务、融媒体、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老干、文联、社科联、科协等事业不断推进,税务、公路养护、金融、民爆、石油、烟草、邮政、通信、电力等部门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2024年重点工作建议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标对表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发挥自身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聚焦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打造桂林“两山”转化排头兵这一目标,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龙胜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力争6%,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0%、6.1%、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强高质量发展支撑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力推动减停产企业尽快恢复生产、重点企业满产达产增产,新增上规入统工业企业3家以上,新增产值1亿元以上。推动桂广、龙广、华美三大公司抱团发展。打造优质平台。加快拉麻产业园、乐江磨坊湾等园区建设,新建标准厂房4万平方米。力争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工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出台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等政策,发展壮大建筑产业,培育二级建筑业规上企业1家以上,确保产值增长8%以上。提升文旅产业拉动力。深度融入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一核一带两区四域”发展布局,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和龙脊梯田景区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完善文旅产业链,持续深挖民族、红色、康养、稻作农耕文化内涵,坚持保护利用、研究发掘、价值提升、传承弘扬一体推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文旅品牌。策划举办好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第十届龙脊梯田国际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持续擦亮“百节之县”名片。有序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基地、高端度假酒店等项目建设,谋划潘内红瑶梯田旅游度假区、南山云中草原旅游度假区等项目,打造更多“红色驿站”“天然氧吧”“康养胜地”。培育发展“旅游+”新业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打造更多的文旅“引爆点”。力争实现旅游总消费增长10%以上。激发科技创新驱动力。争取招引1—2家数字企业落户我县。(未完待续)
▲自治县县长黄强作政府工作报告。秦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