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我们将策划开展各类景区优惠促销、民族节庆、体育品牌赛事、特色主题活动等,以特色活动引客增流,并鼓励各乡镇推出特色节庆活动。同时,以成功入围广西推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申报单位储备库为契机,加紧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龙脊梯田景区创5A工作。”龙胜各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雷陈说。
随着文化精品与供给不断丰富,龙胜持续开展了祭萨节、长发节、第九届龙脊梯田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演出等民俗节庆活动和焰火展演,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创编了《瑶鼓魅》《苗乡愚公礼赞》《红瑶花伞》3个舞蹈,并分别在第九届龙脊梯田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演出和“四月八”敬牛节上举行首演。
在文化传承发展不断推进的同时,龙胜对民间流传的民歌、民谣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收集和整理工作,上半年已完成“六甲歌”“龙灯歌”“红瑶歌”“讲古歌”“挖地歌”的音频、视频收集工作,为更好发扬民族文化,并转化为旅游资源,为龙胜的旅游发展奠定了更深的文化基础。
记者了解到,依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品牌节庆示范基地、龙脊梯田国际文化旅游节等载体,龙胜今年推出了“开耕节”“晒衣节”“祭萨节”“敬牛节”等民俗旅游品牌,积极推动全县文旅产业振兴。今年以来,该县接待游客总人数达446.15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51.4614亿元。
呵护“原生态”底色 巧变“青山”为“金山”
清新的空气,满眼的绿意,清澈的江流,恢宏的梯田,无不体现着龙胜生态的优良度。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生态是龙胜最大的优势,一直以来,龙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发展思路,把绿色当成龙胜发展的底色,让绿色生态成为龙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大家看到了商机,村里的民宿和餐饮业发展得红红火火,目前已有230多户村民开设了民宿。”龙脊镇大寨村党支部书记余琼通说,如今独特的红瑶文化和壮观的龙脊梯田景观相互依托,成就了大寨村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业态。
龙胜兼具绿色生态、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是龙胜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潜力和最大品牌,同样也是旅游产业的核心所在。
地处龙脊梯田景区的金竹壮寨,鳞次栉比的民宿依山傍水,建造在龙脊梯田山麓的陡坡上,组成蔚为壮观的“梯屋”。
“现在已经进入了旅游旺季,每天接待的客人都很多。客人进入景区来看梯田,同时也爱看我们的农耕文化,很多人专程来深度体验农耕、采摘。”龙脊金竹民宿管家胡兴任说。
随着假期到来,全国各地迎来了学生们的旅游热潮。亲子游、研学游、夏令营等文化旅游产品,使得2023年的暑期旅游市场更加丰富多元。
原生态,既是最好的底色,也是不可复制的精彩。龙胜坚持以生态为底色,文化为灵魂,全力吃好“生态旅游饭”。该县重点打造三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的同时,还通过抓好红色旅游,积极打造“长征体验在龙胜”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整合资金4000多万元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突出古韵古香,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在传承和弘扬优秀古村落文化中打造文旅名片。近年来,龙胜以“生态立县、绿色发展”作为全县的发展思路,创新推动“全县大景区驱动+多产业融合发展+多民族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记者了解到,目前龙胜共有37个村寨获得“中国传统村落”称号,成了旅游热门打卡点。在大寨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为“最佳旅游乡村”的基础上,龙胜继续做大做强乡村旅游,打造出六漫、平野、周家、金江等一批“村景交融、主客共享”的乡村微旅游示范点。突出绿色生态,重点打造提升“一路梨花上南山”“一路稻花上龙脊”“一湾碧水进温泉”三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同时以三条精品生态旅游线路为引领,贯通串联覆盖10个乡镇80%行政村的“生态、旅游、乡村振兴”大环线,做活“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乡村振兴”文章,全力打造“两山”转化排头兵。
(桂林日报记者 刘健 龙胜县委宣传部 韦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