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对于拥有良好生态优势的龙胜而言,无疑更坚定了发展的信心。
农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内容,也是破解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龙胜各族自治县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工作思路,用好农药化肥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种植环境清洁化、监督管理常态化的“四化”措施,推动生态农业走深走实,进一步擦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块“金字招牌”,全面实现生态的“高颜值”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
坚持农药化肥“减量化”,推动地力实现“新提升”。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农业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龙胜以实施农药、化肥“双减工程”为抓手,围绕胭脂米、水果、茶叶、罗汉果、蔬菜等农作物,集成推广“有机农药+物理诱虫杀虫+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用药等技术,全力保护耕地。同时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到户行动,强化肥料知识与施肥技术宣传培训和推广,促进科学使用。近年来,全县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逐年提高。今年1-5月,全县非有机农药、化肥使用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6%、11%。
坚持废弃物“资源化”,推动转化实现“新提高”。垃圾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是生态农业的应有之义。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要保持战略定力,用系统性思维谋篇布局,着眼农业生产全过程,突出减量、循环、增效,实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龙胜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龙头,采取“木屑+食用菌+农家肥+果蔬”技术模式,将全县的木屑、畜禽粪便、生活湿垃圾等废弃物作为农业生产原料,开发出以废弃物为代用料的云耳、香菇等10多个菌种。目前,全县木屑、畜禽粪便、生活湿垃圾利用成为一种新时尚,每年增加食用菌20000多袋,依托废弃物打造有机农产品18个,5个农产品获得富硒产品认证,6个农产品获得“圳品”认证,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坚持种植环境“清洁化”,推动田园展现“新面貌”。种植环境“清洁化”,才有发展的“持续化”。龙胜以清理农资包装物和废弃农膜为重点,深入开展田园清洁、水体清澈、空气清新、风貌提升、韵味提升、品质提升“三清三提”行动,不断增强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稻草禁烧与综合利用,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循环型农业新模式,将稻草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让稻草不再成为村民的烦恼。通过微信群、宣传车、大喇叭、文艺演出等形式,广泛宣传“田园清洁”行动的重要意义,增强群众爱护公共环境卫生意识。2022年,全县农资包装物处理率超过70%,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0%以上。2023年1-5月,开展“田园清洁”宣传活动68场次。
坚持监督管理“常态化”,推动成果实现“新提质”。加强绿色发展、污染防治长效监督管理,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大队+田长+村干+生态护林员”的联合巡查、联合防控、联合执法“三位一体”监管机制,加大日常监管整治力度。重点加强农业灌溉沟渠的清理、深入实施增殖放流工程和开展高毒农药、毒鱼等非法行为的打击行动,并常态化推进田园执法检查“绿剑行动”和耕地征占用专项检查“护卫行动”,坚决守护好生态农业成果,切实把“大美田园守护行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推动生态农业持续“变金变银”,让群众充分享受家门口的生态“获得感”和“幸福感”。(作者系龙胜县委副书记 李文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