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龙胜县城一角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的湘桂边陲,是苗、瑶、侗、壮、汉等民族的集中居住地,是湘西南、黔东南与四川进入广西之咽喉和物资集散地。有“万山环峙,五水分流”之称,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有“梯田叠翠,满眼葱绿”之韵,是旅游避暑的好去处。来到龙胜不仅仅是崇山万叠,峭壁千寻,河谷幽深,森林茂密的美丽自然风光吸引着我;还有那七彩衣装,长发飘洒,吊楼栉比,风情独特的民族风俗感染着我;更有那悦耳动听,风味十足,质朴原声,余音绕梁的民族山歌迷住着我。龙胜山歌是一种当地的原生态文化 ,在龙胜有“无歌不成席,无歌不成宴”之说,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龙胜都会沉浸在歌的海洋里,朋友聚会高潮之时都会以山歌助兴,一曲曲山歌娓娓道来,会使你心旷神怡,激情澎湃,情绪高涨,醉梦他乡;真正有“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险滩弯又多喽弯又多”的感受。
山歌来自于民众,流传于乡野,是广大群众在山野、田间、牧场等劳动中,为抒发情感和表达内心感受而即兴编唱的民歌,透出浓郁的山野之风,散发着醉人的泥土气息,是中国民歌最贴近生活的音乐艺术,是中华民族音乐百花园的一朵奇葩。龙胜山歌是龙胜人民长期传承下来的音乐记录,它乡土气息浓郁,反映出勤劳的龙胜人民的智慧和思想,是展现人民群众精神风貌和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龙胜的山歌其种类众多,内容广泛,寓教于乐,寓学于趣,既通俗易懂又高雅趣味,既节奏舒缓又旋律优美,既朗朗上口又情真意切,表现出了一种特别纯真性情的自然抒发的音乐体验,成了赞美新时代,讴歌新风尚的重要途径。在龙胜的山歌中最引人注目,最有代表性的山歌,有侗家的琵琶歌,瑶家的情歌对唱,苗家的庆贺歌,壮家的敬酒歌等。“呀啰耶、呀啰耶”的侗族琵琶歌是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集弹奏与演唱为一体,曲调婉转而高亢坚定,节奏明快而不失韵味,旋律优美而朴质自然,听后让人回味无穷,激情满怀。“阿哥爬山好辛苦啊咿吔啊咿吔,阿妹家中缝衣裳啊咿吔啊咿吔”的瑶族山歌对唱是瑶族群众特有的艺术呈现方式,它高亢嘹亮,委婉流畅,沁人心脾;它清脆悦耳,情真绵绵,动人心弦;随文可唱,词韵合拍,形象直观的瑶族山歌,极富艺术的感染力,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贝侬哎,贝呀侬哎”的壮族的敬酒歌,风格独异,曲调亲切,节奏欢快,语言朴实,特别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触景生情的创作手法和演唱技巧,融入了浓浓的乡土气息,让人有一种“酒醉人,歌更醉人”之感。这就是龙胜山歌的魅力所在,生命所在,力量所在!
▲上图为西腰芦笙队
歌是文化的载体,山歌更是民族文化的底色,我们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行稳致远,阔步前进,必须要在文化振兴上下功夫,传承和弘扬山歌文化就是文化振兴很好的切入点,这几年,我们在龙胜的帮扶过程中,桂林医学院作为后盾单位,在文化振兴上作了有益的尝试,以振兴为目标,以文化为主线,以山歌为主题,以群众为载体,让山歌唱响乡村振兴的主旋律,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芦笙阵阵报喜讯的西腰村,地处龙胜西部的湘桂交界线上,这里土地肥沃,山峦起伏,万木葱茏,西腰人能够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一藤一果”即钩藤、罗汉果为主的产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整村脱贫之后,村里仍然需要一种持续的内生动力,来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于是,我们发现到了村民喜欢吹芦笙的习俗和爱好,着力从乡村文化建设入手,培育乡村文化品牌,积极组建芦笙队,让芦笙响起来,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出了淳朴的民风和向上向善的氛围,而且,也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味,增强了村民守望相助的集体意识,使得西腰村芦笙队成了远近闻名的芦笙队,并获评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村寨”。
▲上图为平熬村民族音乐培训
▲上图为交其村重阳节文艺汇演
敬老爱老谱新曲的交其村,地处龙胜南部,是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镇的门户;这里是峰峦重叠,青葱翠绿,溪涧交错,孕育着无数的宝藏,这几年,交其村在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踔厉奋发,砥砺前行,走上了富裕的康庄大道。
▲上图为彩调传承人在江柳村传授技艺
彩调走进瑶山寨的江柳村,地处龙胜东部,是一个云顶上的山寨,海拔800—1600之间,这里素有“天路入云端,谷深万丈渊,云雾绕村寨,宛若仙境处”之说,居住在这里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瑶家的山歌名扬在外,为了赋能乡村振兴,桂林医学院紧紧抓住文化振兴这个切入点,把彩调、山歌和江柳的特色农产品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村里建立彩调传习所,请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彩调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覃明德老师,创新性地将山歌元素融入彩调的创作中,并手把手的教学,点对点的指导,激起了瑶族群众学习彩调兴趣,不仅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让非遗彩调绽放光彩,而且,丰富活跃了瑶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彩调在大山深处生根发芽。
乡村振兴不仅是让群众经济上富裕,更需要让群众精神文化富裕,于是,交其村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上下功夫,在硬件上进一步完善文化设施,使得党群中心焕然一新,农家书屋配备齐全,文化戏台功能完善;在软件上积极开展文艺汇演,棋牌比赛,广场歌舞等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驱动乡村优秀文化精神的再现和重塑。特别是注重弘扬爱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每逢重阳节,开展“爱在金秋,情暖重阳”的文化主题活动,不仅让老人开心、安心、暖心,也使村民凝聚起磅礴的力量,让村民记住乡愁,留住乡情。
龙胜山歌是龙胜的特色,更是赋能乡村振兴的文化载体。古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要弘扬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要创造性地展现民族音乐的魅力,要提升民族音乐的培根铸魂功能,使得山歌“火”起来,“热”起来,“潮”起来,成为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强音,成为乡村振兴的时代旋律,成为社会和谐的时代价值,让龙胜山歌像盛开的山茶花一样,洁白而芬芳,在阳光下绚丽绽放,雅俗共赏!(文/苏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