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平等镇庖田村甲业自然屯,通过了严格的审报评审,获得了第四批国家级传统村落称号。笔者带着采写传统村落任务走进了甲业屯。在龙胜中学退休的石庆章老师带领下,我们在这座小侗寨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了解到许多历史传奇故事。
座落在平等河中游河段上的甲业屯,是一座只有101户人家,378口人的侗寨(2016年统计),该自然屯距离县城55公里,距离平等镇政府10公里,全屯地域面积约2平方公里,寨子占地面积400亩,海拔在320至380米之间,整座侗寨朝向为坐西朝东。由于侗族人尚来“亲水”,前人对风水观念中对村落总体环境要求是:前有朝山,后倚来龙,河流,溪水似玉带环绕,于是甲业侗寨就构成了“船形村落依碧水,山有来龙望东方”的整体格局。
据寨里的老人说,寨子后面的田垌,在远古时期曾经是平等大河流经的地方,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山体滑坡,泥石流堵塞了河道,河流慢慢地改变了走向,就形成了如今的地貌,我们从新修的飞冲公路地质情况可见到古河道的卵石和沙子存在的地段,就能看出几万年前的河床遗址。
甲业的后龙脉十分丰厚,主山脉叫“四十梁”,可能是前人有心数过这条大山梁派生下来的小山梁不少于四十条,于是就叫“四十梁”又有一个名字叫“大命山”。在主山梁的西南方向依次排列过来有宝赠山、南峡山、央全包、要走山、山羊梁,衙半山;正西方为“难夜梁”。
古时传说,“四十梁”即“命大山”的主山梁是从湖南游走过来的一条龙,停留在甲业后山,龙头左右边各有一个宝,一个是“央全包”,另一个是“衙半山”(侗语称“衙胖”),人们根据风水学的理念认为龙歇此地必定是吉祥风水宝地,是一块安居乐业的福地。于是引起外地人不服,就在“衙胖”颈处切断龙脉,挖成一道纵深的壕沟。如今的村民上山劳动仍看见此深沟的痕迹。但是这种传说毕竟带有一定的神话色彩,后来据人考证,出现这条壕沟的原因是:在这道山颈处发现有黄金矿脉,前人便在此挖山取金,后人从这条山梁边流下来的小溪仍看见被山洪冲下来的泥沙很象含金矿的泥沙,但经过用淘金船淘洗,却没有发现有沙金,由此说明前人已把含金的矿脉取尽才留下纵深的壕沟。
甲业的水田、菜地、果园、树林、山场都在寨子后面的缓坡地带上,整个寨子建在距离河面十七、八米高的河岸上,即便是涨大洪水的年份也难危及到寨子的安全。百来户人家错落有致地建在河岸上,构成了依山傍水而居的古村落,体现了侗族人选择安家建寨地址以“负阴抱阳”的风水理念。这一座座用杉木建成的干栏式吊脚木楼,并没有像其他侗寨那样拥挤不堪,更没有柱靠柱、墙贴墙、廊道相通、几户人家共一把楼梯的现象。而是每一栋房子都独立建造,只不过是顺着石板巷道延伸过去,横直都有通道通向整个寨子。由于寨子建在河岸上,空气湿度大,这里的民居普遍建三层高脚木楼。一楼安放舂米的石碓、堆放农具柴草、圈养家畜等等;二楼是住人的区域,设有堂屋、祖宗神坛安置在堂屋正中间,另一间设火塘和伙食房,伙食房一般设在火塘尾部,这里存放油盐、米和腌酸坛,老人的卧室一般设在堂屋神坛后面,青年人的房间设在另一间或偏厦明亮的位置。卧室是一家之中秘密性较强的地方,外人一般不随便进入;侗家二楼走廊宽敞而且采光较好,是妇女纺纱织布、织花带、纳鞋垫的场所;三楼设粮仓、客房,剩余空间作凉晒农产品之用,也可存放一些家庭生活不常用,但又不可缺少的家什杂物。
一座木楼就是一个温暖的安乐窝,是血缘亲情诞生和延续之地,是人生成长的摇篮。
甲业在明代末期到清朝初期叫“老”,石氏和粟姓是这个寨子的最早到此开田造地,安家建寨的先民。据石庆章老师提供的石氏宗谱记载:“石半塘家族始祖原籍贵州孟墩,后经西湘入粤西定居老湧(今甲业)繁衍数代,1673年11月,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清,1676年2月尚之信从广东起兵响应,清贬徙在梧州的前甘肃庆阳府知府傅宏烈前往桂、黔、滇少数民族聚居地招兵平叛时,傅部先毁老寨。年仅十二岁的石华良(1664——1700)与其兄石华翰被迫随傅部顺河而上转经三江顺河而下至柳州,沿途几经困苦,日夜思念家乡。一日,两人将一树叶放入江面,时正值南风,便以树叶飘定柳江上游,然后乘机朝柳江上游方向逃回,行数日经瓢里到达石村寨,因老寨毁,家无双亲,便居住在石村外婆家,几年后长大成人才回老故地耕种安居。故原石氏总支部称华翰、华良为始祖。”
老下半寨有一池塘,池塘一半边住我族人家,因而得名石半塘家族。我族原同“石务汞”族由贵州孟墩经西湘入粤西过宝赠,“石务汞”族先定居宝赠,我族过宝赠至盘少定居老。以后“石务汞”族习俗“吃咪”,我族“吃社”,两族不通婚。
民国初年,甲业下寨石坪尚有石半塘家族萨坛亭,自立亭以来,家族兄弟自小常在此习武,每当有小孩夜哭都说出事于石村寨,因而老人就到萨坛亭祭祀。
清乾隆初年,清政府加强对广西少数民族的统治、苛税如虎,激起民众反抗。以广南吴金银为主领导的农民起义,以龙胜侗族为主,并联合苗、瑶、壮、汉等民族及湖南城步县一带的侗族、苗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反抗清朝统治的武装斗争,震惊清廷。农民起义军苦战三个月,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军被清军击溃。吴金银起义失败后,清政府于乾隆六年(1741年)在义宁县西北部设龙胜厅,在龙胜驻军1000余人,防范与镇压少数民族。在清政府派兵镇压起义民众过程中,用“黑”和“白”两种问答来区分是否参与起义活动,由于侗人当时不懂汉话,分不清黑和白是何含义,于是有的人被清兵抓走后,拷问时回答一个黑字,当场被杀头,有的人回答“白”字又被放了回来,当村民弄明白“黑”是代表坏人,“白”是代表好人,后来被抓去审问的人都回答一个“白”字,才免遭砍头之血灾。由于语言不通,被清兵误杀了不少人,清兵弄清情况后才停止屠杀”,不少民众才幸免在屠刀下存活下来,逃回“老”定居后的民众还认为是清兵发善心而放下屠刀。当地村民”就将“老”地名改为“甲让”(“甲”:侗语称汉人,“甲让”意为清兵汉人发慈悲才停止不杀侗民)。经历那场血腥劫难以后,为抗拒外族,石姓和粟姓、韦姓先民在庖田村河对岸建寨安家,以鼓楼为中心建寨安家,耕作为生,固守家园,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慢慢地将“甲让”又改名为“甲业”。
甲业还是古时西进湖南通道县、广西地灵宝赠、西腰村,北上庖田、广南、平等、龙坪村,南下独镜、石村至瓢里的交通要塞,也是清代龙胜理苗分府官兵通往广南城、独车、小江汛乃至湖南宝庆府长安营的必经之地,如今在甲业河堤上仍看见古道及渡口码头台阶遗址。
作为村寨标志性建筑,鼓楼、风雨桥在甲业也有悠久的历史,两座鼓楼分别建在寨中心和寨尾地段,侗人每造一座鼓楼,都会根据自己的美学追求进行建造、并力求与周围环境协调,寨尾鼓楼为塔式三层瓦檐内四柱外12柱组成正方形,一层约4米高,整座鼓楼骑在石板路通道上,二层为村民公共活动空间,设厚实的长木凳;寨中心鼓楼也是三层瓦檐,虽然并不高大,但使人倍感亲切,二层活动场所人气最旺,楼板经几百年的踩踏已是凹凸突现,就连对接楼板的枋片被磨平了换了底面上来又被磨平了,由此可见,侗族人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对鼓楼的热情从未衰减。从梁上的文字记载得知,两座鼓楼重修年代均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始建年代为乾隆年间。与其他侗寨不同,甲业两座鼓楼前都没有宽敞的岩坪。而是在寨中的另一处修建一座戏台,戏台前的岩坪很宽,能容几百人观看演出。据石庆章老师介绍,此戏台建于清代,上世纪50年代重修,专供本地逢年过节和外地来“月耶”表演文艺节目的公共娱乐场所。
在甲业寨头河堤上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古庙宇,是民国时期所建,是专祭祀为侗族最崇拜的祖母“萨岁”而建造的,又称“祖母神之屋”。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和腊月三十是俗定祭“萨岁”的日子。二月二是“萨”的生日,这一天,甲业侗寨已当奶或当外婆的老人都来到“萨庙”打油茶,她们带来艾粑、糖果、水果、鸡、鸭、鱼,祭品供在神龛上,还唱起了敬萨颂歌:
“远古那时候,天地茫苍苍,无孔也无缝,混沌而洪荒。只懂得有个神婆萨天巴,传说她是天地的亲娘。萨天吧造地取名叫‘嘀嘀’,生天取名叫‘乌闷’,地是摇篮为母体,又生诸神在上苍……”
大年三十那天是必须去祭祀“萨岁”的,这一天去供奉的老人妇女们,除了供奉的食品外,众人还集资买了一块一丈二尺长的大红布,上面写着“有求必应”四个大字,红布横挂在神坛上方,年年都换上一块新的,在庙大门上年年都贴上迎春接福的春联,祭祀人群聚集在神坛前,祈求“萨岁”保佑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全寨平安、人丁兴旺。祭祀活动肃穆庄重,人们敬重地缅怀先祖母的功德。
沿着侗寨戏台旁的石板路走下河边,建有一座小形寨门,这座杉木结构的小寨门只有两层青瓦檐,由八根杉木柱子支撑着,看上去有些年份了,石庆章老师介绍是民国时期所建的寨门,这是古时通往对岸的渡口和木搭桥必经之路,寨门旁设一土地公神坛,过往行人常烧香化纸,以求一路平安。
在寨子的后山脚,有一口古井,据老人说是石姓和粟姓先民到此地选址安家建寨时发现这股四季不断流的泉水,才决定开发此地定居的。为了保护这口生命之泉,村民先是用青石板将泉水聚集保护起来,到民国30年又修建了井亭,为方便全寨人来挑水、洗菜以及过路人进亭饮水,免遭日晒雨淋。据村民说,这股山泉不但水质清澈,口感清甜,还有美容护肤作用,住在井旁70多岁的吴维秀老人说,她一年四季用这井里的泉水洗脸,脸上皮肤的确光鲜润泽,外地游客也到这口井取水带回家,让这口“美容泉”名声远扬。
在龙胜侗族居住的地区,庵庞桶鱼的美食习俗要数西腰一带最盛行。然而,笔者在甲业调查访问时,听闻粟世勋家也有庞桶鱼,而且是一大桶跨世纪历史的庞桶鱼。我们跟随粟世勋母亲上到三楼,在老谷仓门外见到积满岁月尘埃、黑黝黝的一个大木桶,粟世勋的母亲坐在庞桶边讲起庞桶鱼的故事:这个庞桶历史足足超越了百多年,是粟世勋祖上留下来的。1934年12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平等侗乡向湖南方向进发,曾有几个红军战士坐在甲业寨中鼓楼上休息,天很冷,粟世勋的祖父叫几个红军战士进屋烤火并弄饭给红军战士吃,就从这个庞桶里挖出腌酸鱼招待红军战士,吃罢饭后,几位战士为表达谢意,从身上掏出一个空手雷壳给小孩玩,留作纪念。红军过境后,粟世勋祖父一家小心地将手雷壳藏在谷仓棚上保存至今。粟世勋的母亲还把制作庞桶鱼的过程向我们一一解说:“首先将鱼破肚挂凉成半干,擦上食盐,用糯米蒸熟作填食,然后将鱼放入庞桶,鱼肚朝下,铺一层鱼、铺一层糯饭佐料,依次装满庞桶,再用鲜竹叶(包粽粑的竹叶)直一层横一层,一连铺上七八层盖在鱼的最上层,又盖上一块特制的木板,用几个洗净的石头压在木板上,再用食盐溶水倒入庞桶中,让盐水漫过竹叶和木板保持密封不漏气,最后盖上庞桶盖,将庞桶放置阴凉干燥的地方,这桶上百斤的庞桶鱼就制成了,然后交给时间慢慢地转化成既鲜美又微酸可口的食品。这一腌就长达几十年,如果家中没有重大事情,一般不轻易打开庞桶取鱼。当年红军战士能吃上这家人的庞桶鱼,可见侗族人对这些工农子弟兵的深情厚意。听老人说,这桶酸鱼在漫长岁月中,也搬动过几次,曾经为躲避匪患将此庞桶藏进楼底的地窖中。由于这桶鱼历史悠久,可当作治病的良药,寨上如有人肚子痛,只要去粟家讨得一小坨配酸鱼的糯饭,吃了立刻止痛,寨上众人对这家的庞桶鱼赞誉有加。
侗族村寨文化现象中,鼓楼、风雨桥、吊脚木楼、凉亭、石板路、古井、寨门、萨坛、庙宇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甲业是侗乡中的一分子,但凡侗乡该有的现象,这里并不缺少,它就象一只小小麻雀,可谓五脏俱全。这里的风雨桥很小巧,也只有一座,凉亭只有五座。它们的诞生,都是围绕人们的生产、生活而诞生。它们的存在没有辜负使命,为村民行路和歇息提供了许多方便,由于这些风物的实用性,村民一直保护维修着。原宝赠冲风雨桥,梁上画着栩栩如生上的麒麟,柱子上有路过文人留下的诗联:“老良田数百亩,无数先民苦耕耘。”、“家居绿水青山下,人在春风和气中”。正梁上还有“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字样。甲业屯保留着侗民族传统工艺,现仍有种蓝、纺纱织布、染侗布,织字侗锦等工艺留存。
在甲业寨尾部现在仍保留一处神坛遗址。据石庆章老师介绍,这神坛是1931年8月15日修,用一个土陶坛子埋在地下,每逢天旱时节,村民来此处给坛子加水,祈求保佑整个侗寨避免火灾,在大旱之年五谷不减收成。1963年村民在此种了一棵桂花树,现在已长成一棵大树,树冠如华盖般护佑着神坛。
听甲业老人说,清朝光绪三十四年,甲业人士粟必祥(1864-1912)与庖田村人石崇超(1890-1942),为民写诉状,赴桂林府状告龙胜厅浮收官租谷,胜诉而归。
据《龙胜各族自治县碑文集》记载,在马堤乡张家村平寨有一块石碑,碑名为:“龙胜理苗分府征粮记事碑”,碑额为:“万古千秋”,碑文内容如下:
(下转4版)
(上接3版)
钦加同心知衔署理龙胜理苗分府事委用县正堂邱为记饬永远遵照,事照得龙胜厅属,每年应征官租粮米,解缴藩库。历在广南、独车、小江、芙蓉四处设局征收,从前迭遭兵灾,不知始于何时,各局科斗升大小不一,随收入书役浮收淋尖,不及一升者亦以一升照算,玩法舞弊,习为固然。光绪三十四年遂有粟必祥等上控浮收舞弊一案,奉属桂林府,方禀清委员刘会同前置厅孙堂讯,浮收属实,当经断结,通禀各宪,以后斛升合勺抄均须一律括平,不准浮收淋尖,每斤准加收一升作丁书伙食之费,请将斛升改换大小一律,在案前署厅未及请成交卸。宣统元年十一月本分府奉檄委署,若此邦当即禀,请藩宪将部颁铖斛斗升,发出照式制造,制成复请藩宪当面校准,颁发下厅,到任之后出示各乡,遵照平斤平升平斗征收,合勺抄等器亦照例折准制造,照数完纳,民颇相信。诚恐日久玩法再有上项弊端,小民何堪其累,合行谕饬为据。
谕仰各乡粮户等知悉,以后即应。
遵照此谕完纳,毋稍违抗,何人敢再舞弊,许即按名禀,许照例治罪,各宜禀遵,毋违切切,特谕右仰芙蓉张家塘岗头寨各乡粮户等,准此。
宣统贰年贰月十六日谕
粟必祥敢于与清朝官府征粮舞弊作斗争的事迹在侗乡广为传颂,甲业后人更是因此而自豪。
千百年来,侗人尚来以寨为家,以纯杉木建造的侗寨,密集的木楼群,村寨防火是村民最重视的突出问题。自古以来甲业侗寨就以敲梆喊寨形式来提醒人们防火意识。寨里的老人说,这个寨子有一个竹筒是专门为喊寨用的,以轮流喊寨的方式,一户喊一夜,照此不间断地往下传。喊寨的内容除了告诉人们“防火要小心!大人出门灭火好!小孩不许玩火柴!睡前端锅放上三脚灶……”除了防火内容外,还利用喊寨形式通知全寨做公益事业、秋收时节各家各户管好鸡鸭、不要糟蹋别人的庄稼等等。如今信息传播的渠道广泛了,更科学了,用敲竹筒喊寨的声音也消失了,然而,凡是上了年纪的村民们对昔日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仍记忆深刻。
如今,在外地工作或打拼的甲业人,说起家乡的风情风物,总是记忆犹新,勾起童年及青少年时代在老家那段难忘的生活话题,更是津津乐道。这也许就是乡愁,它既朴素又温暖,永久藏在人们的心间。(陆安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