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大地已进入休眠时节,但在瓢里镇上塘村的林下药村种植示范点内,村民们正围着专家学习药材种植技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场景,为冬日寂静的杉木林增添了勃勃生机。
“首先我们要进行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开沟,沟的宽度在10公分左右。”近日,作为后援帮扶单位的广西植物研究所专家正在向村民们边操作边讲解杉木林下套种中药材黄精和玉竹种植技术,村民们个个拿着手机,记录下专家说的每个注意事项。此次培训,广西植物研究所还为上塘村送来了黄精、玉竹种苗共2000斤以及7吨左右的生物有机肥。
“今年是我第一年在杉木林下套种中药材,通过今天的培训我也掌握了黄精和玉竹种苗的移栽技巧,专家们一边讲一边实操,让我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最实用的种植技术,对于今后种出优质的药材还是非常有用的!”上塘村村民廖克淼了解到了林下经济的良好发展前景,便积极响应。
据广西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唐辉介绍,在提供技术、资金、物资的前提下,广西植物研究所在上塘村设立了种植示范点,大力发展药食同源林下经济,通过以点带面,来带动整个龙胜县的林下经济发展。“我们从土地的整地开始就会进行持续跟踪。一年会有5到6次的现场教学指导,有时甚至是10次。同时我们还会通过建立微信群来进行补充教学,指导我们的种植户种出优质的中药材。”
据上塘村第一书记路庆刚介绍,为了更好地挖掘林下潜力,盘活林地资源,实现立体发展,上塘村在广西植物研究所的结对帮扶下,采取了“科研机构+村集体+第一书记+专家+农户”的模式,2021年以第一书记1.5万元专项经费为启动资金,建立4亩上塘村林下药材种植示范点,先行先试种植黄精和玉竹。2022年将后援单位项目资金4万元用来发展种植黄精、玉竹10亩,将示范点扩大至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农户扩展种植到50亩,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又促进农户增收。(秦榛 黄清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