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黄了,梯田的水可以放干了,水稻收割了,丰收的喜悦是这个季节最亮丽的风景。
季节很美好,因此我们也多了很多美好的期盼,期盼五谷丰登,期盼瓜果蔬菜丰产,期盼今年收入要高些……
另一种期盼,开学季对步入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的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期盼,也有对亲朋好友的幸福安康期盼。这样的期盼都是人之常情。常情中兴许我们会多了很多不一样的情。就像稻谷黄了,我想尝新米。
八月尝新米的习俗,在我认识的家乡传统文化里赋予了不一样的味道,这个味道让我至今念念不忘,甚至会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去传承和延续,因为我觉得很多优秀的习俗值得我们去尊敬和受教。
在桂北龙胜家乡,依然保留着很多古老的农耕方式,不是刻意保留,而是特殊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必须的形式。龙胜没有广袤平坦的土地和水田,大部分的水稻收割根本无法使用机械。水稻收割后,还得用传统的四方木桶来甩打,因此,我们这地方有个方言词语叫“打谷子”。打下来的谷子晾晒到水分足够干,人们就可以用打米机打出新的大米,这个大米就是丰收季节尝新的主食。
尝新米有很多寓意,意味着青黄已接,不再饥饿;意味着康寿延年,不再生病;意味着充满希望,不再苦难……
我知道这些寓意是从父母每年的仪式里懂得,年少时不在意,到现在才知祖辈的艰辛与苦难其实就是在这样的仪式里让自己有坚强的理由。
青黄已接,不再饥饿。
七十年代中期以前出生的人,大部分经历了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
青黄不接,手中无粮,心里发慌。一家人没有了食物,生存有危机,生命受威胁,心里能不慌吗?打小我家就是这样,每年有三个月的时间是缺粮的,只能用红薯、穇子、粟禾米、南瓜充饥。
“红薯多吃倒胃酸,穇子吃了卡喉咙,粟米一煮淡稀稀,南瓜伴糯经得饿”。
那时候没有杂交水稻,自己留下的谷种产量低,加上高杆作物,风一吹来,倒下一片,一些谷子直接在田里发了芽,你能拿石头把天砸了吗?没有用啊。在那漫长的三个月里,杂粮吃得太多,父母看到面黄肌瘦的我们,便会去向稍有多点余粮的人家借了点米,让孩子们偶尔吃点米饭。三个月后,打了谷子,吃新米的那天晚上,一家人有多高兴啊,父母向先祖供奉了新米,感谢祖先保佑有了收成,从今晚开始,一段时间,起码能吃上米饭的餐数会多一些。
到后来,杂交水稻推广,我们家终于不再有断粮三个月的情况,每年都有了余粮,甚至后来还可以接济一些因灾受难的同胞。
“不再饥饿”是那时候的梦啊,当梦成为现实,才知道得来有多么不易。如今,坚持教育孩子不要浪费粮食,坚持灌输我们自己的碗里总是有我们自己足够的粮食是对的。
康寿延年,不再生病。
尝新米的第一碗米饭,必须给长辈先吃,知道为什么吗?除了孝敬和爱戴,意味着长辈每年都能吃上新米,说明身体健康,并且会长命。
俗语里对新米饭更是赋予了更大的能量,“八月十五谷子熟,打开粮仓不愁无。吃上新饭身强干,阎王见了都滚蛋”。在生活的习惯里,人们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自然经验,水稻收割以后,每家都会自然地把新谷子赶紧打了新米,一定要让年纪较大的长辈、老人先尝尝。
那一年奶奶病重,父亲打了谷子的第一天,迫不及待把稍微晾晒的谷子舂好,熬成粥,端到奶奶床前,跟奶奶说,娘,这是今年的新米啊,您吃一点,吃了病就好了。奶奶吃力地问,哦,有新米吃了?好的噢,我吃吧,吃了今年的新米,明年还要吃的。父亲点点头,就这样,奶奶满足地喝下粥。一个月后,奶奶安详地走了。现在想起才明白,为什么父亲要那样的迫不及待,奶奶吃了新米又会有那样的期待。如果不是那碗新米粥,或许奶奶都熬不出一个月。生命生存在不同年代,就有了不同年代的期待,其实它始终是在延续一种希望。
充满希望,不再苦难。
生活再艰辛,有了生命就有希望,希望就不会停止。
走过来,经历过的,我们都要感谢这一粒种子,有了它,可以有了活下去的生命。我们有了秋天的收成就有了希望,我们有了满仓的粮食就有了希望。
尝新米,我尝出在奶奶的世界里,盼头很小,希望很大,一碗新米粥,让她看到她身体有了康复的希望,一碗新米粥,让她有了力量去期盼可以继续吃上来年的新米,也让她有了不再痛苦不再受难的期盼,尽管我们知道,有时希望很渺茫。
我们懂得在父母亲眼里,一碗新米粥,何尝不是想把健康的希望给家人,何尝不想把幸福美满的生活留住?
所以每在这个金色的秋天,就喜欢站在收获的庄稼里,捧起沉甸甸的稻穗,想起父亲母亲对于尝新米仪式的坚持,感知这个世上另一种爱的方式。终究有一天,这样的方式会消失,但我想,我依然会在我的有生之年,把这样的习俗延续下去,用尊重自然的方式传导这种爱的方式吧!
只想尝一碗新米,却尝出生活的酸甜苦辣,但也尝出了世间最温暖的人情。
(粟海英)